《學老誌》前進臺中放眼全國
- Usr Ntpu
- 2024年6月17日
- 讀畢需時 6 分鐘
已更新:2024年9月20日
文/施冰冰 國立臺北大學USR計畫助理

《學老誌》是由臺北大學高齡與社區研究中心與社科院USR計畫所合作出版,2023年9月於臺北大學創刊發表,第二期也於2024年1月在北大退休教職員聯誼會中公開,而第三期發表會則走出北台灣,前進台中與台灣健康照顧社會工作學會(以下簡稱健康社工學會)合作,於2024年3月16日在台中市社會局大里樂活館舉行《高齡健康與自我照顧:學老》研討會,首度將「學老」觀念透過線下活動推廣至中部地區。當日現場約有110位熱情的學員參與,出席者涵蓋了社工、醫院人員、長照人員、據點人員、志工、學生以及關心高齡議題的中高齡民眾等,大家進行了一日高知識含量的研討和交流。
研討會報名秒殺額滿

因應高齡化社會的到來,為培育更多學生投入高齡活動帶領,USR計畫也曾在2022年與健康社工學會合辦「高齡活動設計與帶領員培訓」,透過精實的高齡長者團體設計與帶領培訓課程,幫助學生提早認識社區高齡者的樣貌與需求,並學習團體活動設計與帶領的能力,以便未來能投入社區據點、長照機構、與高齡團體等,一起為超高齡社會儲備新血。當時共有10位背景不同、但皆對高齡議題感興趣的臺北大學學生及社區民眾完成受訓。
這次《學老誌》的發表更擴大規模,結合健康社工學會的研討會,上午以演講和座談的方式進行,主題聚焦在學老;中午以海報發表交流,下午則進行論文發表與評論。主題涵蓋高齡照顧、心理健康與創新服務。健康社工學會理事長侯建州表示,這次活動受到許多在地人士的熱烈歡迎和期待,包括有真愛社福基金會與向上文教基金會,報名僅短短一天就快速額滿;真愛基金會長榮據點的陸元龍志工隊長也表示,志工隊還有40名夥伴想要報名參加,但最後僅有兩人報名成功,可見中部夥伴對高齡議題的關切。
簡春安老師倡議「優雅老化」
本次主題演講邀請到76歲的社福界前輩,前東海大學社工系教授的簡春安老師,以「優雅老化」為主題與大家現身說法。簡老師以台日對比,探討兩國在福利政策上的不足,有鑑日本比台灣提早高齡化,所產生的「下流老人」及「孤獨死」的現象,臺灣社會應該提早預備,並且提出「文化養老」的社會處方籤,透過文化豐富老年心靈。另回應政府推動「在地老化」,社區的角色更為重要,因為華人還是有敬老尊賢的觀念,對台灣來說是一個優勢;相較於物質贍養,透過文化養老成本並不高,但對於精神上的力量卻很有幫助,並以國內外經驗爬梳四方面來介紹文化養老。
老有所樂:鼓勵社區可以透過公共活動空間提供老年交友、發展愛好共度金色時光。老有所學:老年大學一座難求,但課程的規劃要符合老人的需求,以免產生老人失學或輟學的現象。老有所為:透過老助老、互相扶持學習,對服務者來說是「積極養老」、對被服務者來說是「安全養老」,各取所需快樂養老。老有所用:鼓勵長者透過立言、立德、立功三不朽,著書立說成為社區向善的榜樣。
另也以美國作家Joan Chittister《老得好優雅》書中所提「唯有了解歲月是個禮物,而非負擔的人,才能得到這個禮物。」勉勵大家老年是一份上天所賜的禮物,在這個階段,精神上應該是成熟而寧靜柔和的,對別人微笑也不輕易受傷。而老年生活是可以花時間經營的,就如《積存時間的生活》作者津端夫婦所說:「能優雅老化的人,有紀律地做他們喜愛的事,細心的處理生活中的種種事物。」
最後簡春安以日本優雅老化的典範曾野綾子、三浦朱門所著《熟年的才情》提出的六項,與高齡者的共勉:不停止工作,日本沖繩長壽村是沒有退休的觀念;生活作息獨立,不依賴別人;放下固執通達有彈性;有心靈寄託的信仰放下埋怨;享受獨處與心靈自白;安排好身後事不要給人添麻煩。鼓勵大家成為精神上成熟的高齡者,一起成為優雅的文化老人。
銀髮達人傅櫻梅實踐「藝術傳承」

臺中市政府社會局「銀髮生活達人」計畫,為使長者智慧及技能得以傳承,推展65歲以上活躍老化長者社會貢獻。六年來,以三個核心精神「生命韌力、技藝傳承、以老助人」已認證84位銀髮生活達人,本次研討會中也邀請具代表性的藝術家傅櫻梅女士以自身案例,分享她如何豐富老年生活安排。傅女士本身從事醫護工作,過去擔任文化志工多年,退休前即在思考對老年的期待,是希望成為獨立自主、身心健康、優雅睿智並有餘力助人者。因應老化的到來,她開始投入藝術上的學習,包含水墨白描、油畫、攝影、書法、陶藝等,透過藝術啟發了高齡者的創意與生命力,她自己創作也教學,看到長者因為藝術而樂在其中,是她最大的收穫。
產官學民共同關切高齡學老

本次研討會邀請衛福部長照司祝健芳司長、台中市社會局廖靜芝局長及台中市衛生局王碧蘭專門委員親臨現場,大家都對高齡化議題表達關切,並說明政府相關單位的業務推動進展。接著進行「學老座談會」,先是由北大USR計畫主持人曾敏傑教授簡報《學老誌》創刊背景,介紹如何從2017年執行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,到2023年《學老誌》創刊的經過,回顧了六年來在三鶯地區的高齡服務成果,同時也介紹前三期《學老誌》的主要內容,最後並對刊物的未來發展提出方向。現場觀眾則都對《學老誌》封面人物的優雅老化感到稱奇,翻閱著手中剛出版的第三期雜誌,想要從書中了解因應老化的經驗和案例。
接著邀請五位學者專家進行「學老圓桌論壇」,分別從不同的角度探討《學老誌》的內容,以及個人面對高齡化議題的觀察。回應人包括有台中市社會局長青福利科洪文潔社工督導、國立台南護理專校老人服務事業科龍紀萱副教授、中山醫大護理系邱怡玟副教授、真愛基金會陳筠騏執行長及長榮據點的陸元龍志工隊長。最後則是開放給現場參與者提問,在與會者關心刊物的經費來源和未來永續經營的討論中,熱烈的結束了上午發表會的場次。
《學老誌》展望全國造福高齡

Comentario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