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搜尋


勤向書中學老
#06期 文/曾季隆 台北內科週報發行人 學老,要學不老術,可是要去何處、向何人學呢?是向年輕人學,還是向比自己年長的人學?他懂得不老術嗎?如果年輕和年長的人都不懂,那麽,要怎麼學呢? 不久之前的一個晚上7點(時間是對方一位年輕的財務長定的),我特地從桃園到台北談件事情,談...

Usr Ntpu
1月8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364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記顏吉邦談「高齡財務傳承」
#06期 文/施冰冰 國立臺北大學USR計畫助理 高齡者為子孫規畫財富時,如何讓資產成為家族的祝福,都需要提早規畫,因此臺北大學高齡中心、臺北大學圖書館與富邦人壽合作,邀請富璇通訊處顏吉邦處經理,於2024年8月底至臺北大學分享跨世代的稅務傳承講座,說明高齡者面對晚年資產分...

Usr Ntpu
1月8日讀畢需時 6 分鐘
547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高齡長者的健康檢驗之旅
#06期 文/張甄豈、曾羽萱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醫事檢驗師 隨著歲月的流逝,作為長者更應該珍惜自己的健康,定期即時進行健康檢查,這是對自己最好的照顧。國內常見的老人健康檢查,涵蓋層面眾多,尤其每年免費老人健檢裡的各種檢驗項目,高齡長者只知道抽血檢驗項目很多,但是都不太了解其...

Usr Ntpu
1月8日讀畢需時 5 分鐘
567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藝術與銀髮生活
#06期 文/高愷珮 新北市美術館教育服務部專員 藝術是什麼 德國藝術家Karina Smigla-Bobinski著名作品《ADA》,是一個外層裝置300根炭筆的大型透明塑膠球中注滿氦氣,漂浮在全白空間,讓所有觀賞者以推動轉移的方式進行互動創作。...

Usr Ntpu
1月8日讀畢需時 9 分鐘
712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高齡詐騙的事前預防與事後處理
#06期 文/ 凃芯瑜 富邦人壽法律事務部 人口結構的改變對社會各層面均會產生重大影響,而近年來我國社會隨著生育率逐年下滑,國發會於2023年針對高齡化議題之人口預測中,顯示我國將於2025年邁入「超高齡社會」,高齡人口相關議題備受產、官、學等各界人士關注。而針對「高齡...

Usr Ntpu
1月8日讀畢需時 4 分鐘
589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高齡化社會的雙重挑戰:犯罪與被害
#06期 文/黃蘭媖 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副教授 在Netflix頗受好評的影集《同妻俱樂部》中,描述了高齡者在經歷生活變動(如離婚、退休、再婚)時,如何因應例行生活改變與調適的過程。這部影集以輕鬆幽默的方式深入描述了年齡漸長時可能面臨的問題,包括:子女關係、年齡歧視、...

Usr Ntpu
1月8日讀畢需時 6 分鐘
471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全方位經營人生的陳義明校長
#06期 文/廖智賢 文字工作者 十年樹木,百年樹人。這是陳義明校長曾經從事與專精的領域,在教育界耕耘40載的他,作育英才無數,人生70甫開始,退休後的生活,他更是提早規劃,不只是發揮過往累積經驗與所長,並與時俱進,還能持續造福社會人群。訪談後望著陳義明的高壯身型,深刻見證...

Usr Ntpu
1月8日讀畢需時 13 分鐘
603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從英國到台灣的社會處方
#06期 文/ 施慧玲 中正大學法律學系教授兼台灣法律資訊中心主任、台灣長者人權學會理事長 姜韋彤 英國倫敦大學大學學院博士候選人 廖怡雯 中正大學台灣法律資訊中心研究助理 前言 臺灣將於2025年正式成為超高齡社會。「活得久」本應是值得雀躍的事,但要能同時「活得好」,就成...

Usr Ntpu
1月8日讀畢需時 9 分鐘
1,247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引介彭博社《長壽特刊—活到100歲》
#05期 文/曾敏傑 《學老誌》發行人暨總編輯、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工作系教授 無意中發現了美國彭博商業週刊(Bloomberg Businessweek)於2024年1月出版的《長壽特刊—活到100歲》,快速瀏覽之下,便發現值得好好深入閱讀,因為內容與《學老誌》有共同的關切—...

Usr Ntpu
2024年9月20日讀畢需時 8 分鐘
654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爸媽學老 我抽電腦—跨世代共學老
#05期 文/鍾佩芳 臺北大學USR計畫專任助理 「爸媽學老.我抽電腦!」口號在國立臺北大學的校園響起,總價值約30萬的抽獎與贈刊活動,引起同學們的眼球關注,「跨世代共學老」正式開跑… 中壯齡應提前學老 開發面對老化能力 ...

Usr Ntpu
2024年9月20日讀畢需時 5 分鐘
332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《學老誌》福澤利民 功在社會
#05期 文/丁桐源 前福邦證券公司董事長 由於我和曾敏傑教授長期在實踐大學晨運健走,深刻體認到健康對於高齡人生的重要,加上他在臺北大學社科院主持的USR(大學社會責任)計畫十分關注高齡議題,也因此讓我這幾年有機會參與,不只和年輕的大學生分享經驗,也有機會和高齡者分享我健康...

Usr Ntpu
2024年9月20日讀畢需時 7 分鐘
597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以終為始畫圓──訪「茶」第三人生
文/張乃文 前新北市三峽區成福國小校長 猶記得小學五年級時,家裡「又」搬家了,媽媽問我要轉學嗎?我說:「不要了吧!」不想在國小階段轉學第五次的我,就如此開啟了擠公車的人生。當時身高不到130公分且又黑又瘦小的我,實在很難讓車上擠滿沙丁魚的公車司機為我一個人停下車來,媽媽為能...

Usr Ntpu
2024年9月20日讀畢需時 8 分鐘
644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學得安心自在 不知老之將至
#05期 文/曾季隆 台北內科週報發行人 學老,是一件沒有開始、也沒有結束的事;即使有一天離開了這個世界,我的心和靈必將持續的關照著這個世界,那「學老」對我而言,便是形影不離了。 說起來,今年75歲的我,自從認識國立臺北大學社科院曾敏傑教授之後,才進入「學老」的大門,迄...

Usr Ntpu
2024年9月20日讀畢需時 3 分鐘
623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記簡春安教授談「文化養老與優雅老化」
#05期 文/ 廖智賢 文字工作者 簡春安教授先是以自身與教會的淵源談起,並透過聖經中的內容申述,許多年輕時充滿智慧的人,例如以 撒、雅各、大衛與所羅門,在老年時也分別有心思糊塗,身體虛弱及家庭失和等憾事發生,更因此做出許多愚拙的行為,以古喻今,呼籲大家認真面對老化過程;更...

Usr Ntpu
2024年9月20日讀畢需時 8 分鐘
778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保險新選擇 許「晚」美人生
#05期 文/周資為 富邦人壽執行副總經理 隨著國人生育率持續下探,台灣2025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,而根據內政部統計,國人平均壽命約80歲,但不健康餘命約8〜10年,換言之,民眾一生當中有10%的年數是不健康可能臥病在床、坐輪椅,也可能需要人照顧。面對此社會趨勢,多數專家...

Usr Ntpu
2024年9月20日讀畢需時 4 分鐘
251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詩人陸游的養生之道
#05期 文/石賡 前美國石氏基金會執行長 「山重水複疑無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。」這兩句詩鼓舞了多少困境中的人。《釵頭鳳·紅酥手》這闕詞淚崩了世間多少柔軟的心,為後世傳唱至今。而它們的作者,就是今天拙文要介紹的南宋詩人陸游,陸放翁。...

Usr Ntpu
2024年9月20日讀畢需時 6 分鐘
586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男人的長壽病──攝護腺肥大
#05期 文/張德撝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泌尿科醫師 邱逸淳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院長 攝護腺是只有男生才獨有的器官,位於膀胱出口。隨著年齡增加,許多男性的攝護腺會逐漸增大,壓迫到尿道,使小便不順……此刻,就讓我們一步步好好理解「男人的長壽病」──攝護腺肥大。...

Usr Ntpu
2024年9月20日讀畢需時 4 分鐘
322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落實高齡長者之自我決定權──意定監護制度與病人自主權利法
#05期 文/戴瑀如 政治大學法學院特聘教授 我國邁入高齡社會之後,許多高齡長者對於如何運用資產,預先規劃自己的退休生活,以滿足醫療安養的需求,成為切身重要的議題。對於高齡長者而言,若因疾病處於無法清楚表達自己意思的情況下,則無法就自己資產具有掌控能力,並依自己的意願安排所...

Usr Ntpu
2024年9月20日讀畢需時 5 分鐘
463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永不退休的《五燈獎》大師趙可莊
#05期 文/ 施冰冰 國立臺北大學USR計畫專任助理 「一二三四、五燈亮,五度五關、獎十萬。你來演、我來唱、大家都來看,你健康、我健康、大家都——健康!」 這是膾炙人口的綜藝節目《五燈獎》的開場口號,這節目製播長達30多年,陪伴許多台灣人經歷了童年、少年、成年或老年...

Usr Ntpu
2024年9月20日讀畢需時 8 分鐘
353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借鏡國際形塑高齡友善新「食」代
#05期 文/張平、李燕茹、邱雪惠、劉整嶺 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 飲食質地為日常生活每日皆會面臨的議題,亦與營養、健康息息相關,老化非疾病,應該用更健康的態度面對,並思考老年生活所需,從飲食層面滿足高齡者的特殊需求,實為維持健康老化之首要關鍵。...

Usr Ntpu
2024年9月20日讀畢需時 11 分鐘
556 次查看
0 則留言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