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AI的應用與銀髮生活

  • 作家相片: Usr Ntpu
    Usr Ntpu
  • 7月8日
  • 讀畢需時 6 分鐘

文/賴志銘 社團法人無礙玩家生活關懷協會理事長

ree
隨著科技快速進步,人工智慧(AI, Artificial Intelligence)逐漸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,從手機助理到醫療診斷,從自動駕駛到語音翻譯,AI 正在重新定義人類的生活方式,特別是在全球人口高齡化趨勢日益顯著的當下,它的應用不僅是科技革新的象徵,更承載著改善銀髮族與弱勢群體生活品質的巨大潛力。
 

AI發展背景:從電影夢想變成你我身邊的幫手


人工智慧(AI)這個名詞,早在70年前就出現了。那時候的科學家在討論一個夢想:有沒有可能讓機器像人一樣「思考」、「學習」,甚至「自己做決定」?這樣的想法,聽起來就像電影裡的機器人世界,也讓人聯想到像《星際大戰》《魔鬼終結者》那種科幻故事。剛開始時,AI只能做一些簡單的事情,例如下棋、計算數學、辨認文字,但能力很有限,因為那時候的電腦效能慢、資料又少。

直到近十幾年,因為幾個重要原因,AI開始飛快進步了。例如電腦變得更快、更便宜;網路發達,資料越來越多;科學家發明了一種新的學習方式,叫做「深度學習」,讓AI學習得更像人類大腦。從那之後,我們每天使用的科技很多都已經用上AI了,像是生活當中的運用,包括用手機對著Siri說話;Google幫我們找路或翻譯;Facebook自動幫我們標記朋友的照片;YouTube推薦你可能喜歡的影片等。可以說,AI已經從科幻的夢,走進了我們的生活,而且它還不斷進化,越來越聰明、越來越貼心,變成我們日常生活中看不見卻很有幫助的好夥伴。
 

AI主要平台:讓AI變得好用的「大腦工廠」


雖然AI聽起來像是很複雜的高科技,但它要能真正幫上我們的忙,背後需要很多強大的平台來支援,就像是在雲端裡運作的「智慧大腦工廠」。這些平台提供工具,讓AI能夠聽得懂人說話、看得懂照片、甚至自己寫文章或畫圖。以下便是幾個世界上非常知名的AI平台,現在很多人也都在使用中。
 
  • OpenAI(ChatGPT)

這是目前最有名的聊天型AI之一,你只要打字問它問題,它就能用自然的語言回答你,可以幫你寫文章、整理資料、解釋知識、甚至陪你聊天。它就像一位懂很多事的智慧助理。
 
  • Google(Gemini)

Google不只會幫你搜尋資訊,還開發了像「Gemini」這樣的AI系統。它可以幫忙翻譯語言、寫信、分析圖片,甚至幫學生解數學題,是學習和工作很實用的工具。
 
  • Microsoft(Copilot)

Microsoft 把AI功能整合進Word、Excel、PowerPoint裡面,像是你在寫報告時,它會自動幫你完成句子、做摘要,或幫你找資料。這個AI叫做「副駕駛」(Copilot),陪你一起完成工作。
 

AI目前可以為銀髮族做什麼?


AI雖然是高科技的代表,但它的應用其實離我們的長輩並不遙遠。如今的人工智慧,已經走出實驗室,走進家家戶戶,成為銀髮族生活中的貼心幫手,讓日常生活更安全、更便利、更有趣。以下是幾項與高齡生活密切相關的AI應用場景。
 
  • 語音助理:不需打字也能查天氣、放音樂、打電話

對於視力退化或手部不靈活的長者來說,操作智慧裝置常常是一大挑戰。現在的語音助理(如 Siri、Google 助理、Alexa)只要聽懂一聲「嘿 Siri,幫我播電話給女兒」,就能立即完成指令,長輩也能透過語音查詢天氣、設定提醒、放音樂或廣播,真正實現「說話就能操作科技」。
 
  • 智慧藥物提醒與健康監控:不再漏吃藥或忘記運動
AI可以透過穿戴裝置或手機APP,提醒長者按時服藥、補充水分,甚至紀錄步數、心跳、血壓等生理數據,必要時還會主動發出警訊給家屬或醫護人員。對於有慢性病的長輩,這種貼心又準確的健康監控,是提升生活品質與延緩病變的重要關鍵。
 
  • 智慧影像辨識:守護居家安全與跌倒偵測
透過AI視覺辨識系統,居家攝影機不只是在錄影,而能即時分析長輩是否跌倒、是否久未移動,必要時可主動發出警報或通知照護人員。這對於獨居長者來說,是一道看不見卻溫柔的安全網。
 
  • 認知與記憶訓練:預防失智的數位健身房
AI也能成為長輩的「腦部教練」。透過語音互動、數位遊戲、問答挑戰,協助長者進行邏輯推理、語言表達、記憶回憶等訓練,延緩認知退化。例如:「今天是星期幾?」「你最喜歡的歌是什麼?」等簡單互動,都能刺激腦部活動,也讓長輩感覺有人陪伴、有被關心。
 
  • 情感陪伴與聊天機器人:打破孤單感的好朋友
許多長輩因為子女工作繁忙或住得較遠,容易感到孤單。現在的AI對話系統不僅能聊天、講笑話,還能用長輩熟悉的語氣回應;例如:「早安啊,今天感覺怎麼樣?」「想不想聽首老歌?」讓長輩感受到有溫度的陪伴。
 
  • 圖像與文字辨識:生活資訊更容易取得
透過AI圖像辨識技術,長輩可以用手機掃描藥袋上的標籤、商品上的小字、甚至紙本信件,AI就能即時朗讀或放大文字。不僅幫助視力退化者更輕鬆閱讀,也能避免吃錯藥或漏看重要通知。
 
  • 生活推薦與安排:餐點、影片、活動自動幫你想好
AI能根據長輩的生活習慣與健康狀況,提供飲食建議(如低糖飲食食譜)、推薦懷舊歌曲、合適的運動影片,甚至社區活動資訊。例如:「下午天氣好,附近有一場太極課,要不要去看看?」這樣的主動建議,讓長輩生活更豐富,也增加社會參與感。
 
  • 居家打掃與環境維護:不用彎腰也能保持乾淨整潔
許多高齡者因為膝蓋不便或體力減退,難以持續進行掃地、拖地等家務工作。AI掃地機器人(如Roomba、小米掃地機器人等)能自動規劃路線、避開家具障礙物、回充電座。部分高階機種還搭配語音助理,只需說出「開始打掃」,機器人就能自動清潔整個空間,讓長輩不必勞累也能擁有整潔的生活環境。
 
  • 無人駕駛與自駕接送:讓外出就醫與購物更安心
對於無法自行開車或行動不便的長者來說,交通是很大的障礙。AI驅動的自駕接駁車或智慧交通工具,未來能在社區中提供「點對點」接送服務;例如從家門口送到診所、超市、活動中心,不僅減輕家屬接送壓力,也讓長者保有自主出門的能力。台灣已有智慧公車與封閉式園區的無人接駁車開始實測,未來進一步普及值得期待。
 
利用Gemini AI創作的【登玉山】油畫 只要簡單的文字就可以畫出很棒意境的畫
利用Gemini AI創作的【登玉山】油畫 只要簡單的文字就可以畫出很棒意境的畫
  • 圖像生成:讓問安圖、老照片與想像力一起綻放
AI不只能幫助生活變得便利,還能為長輩們增添許多創意與樂趣!現在的圖像生成技術(如DALL·E、ChatGPT等),只要輸入一段描述,就能產出各式各樣的圖片。對於喜愛傳統問候的長者來說,可以製作自己專屬的「早安圖」、「晚安卡」,傳給親友,讓關心更有個人風格。更有趣的是,AI還能幫助長者把自己的照片轉換成卡通風格、藝術畫像、穿古裝的樣子、甚至變身成超人或太空人,一圓童年夢想。這樣的變裝創作不只帶來歡笑,也成為親子、祖孫間互動的好素材。

此外,老照片也能透過AI進行上色、修復、動畫化;例如讓年輕時的黑白結婚照變得鮮豔、自然,或讓老朋友的照片「眨眼、微笑」起來,喚
作者(右)製作AI圖片給指導教授的退休禮物
作者(右)製作AI圖片給指導教授的退休禮物
起更多回憶與溫馨。這些創意不但提升長者的數位參與感,也讓他們透過圖像來表達情感、傳遞祝福與分享生活樂趣。對於行動較不便的長輩來說,這正是另類的社交橋樑與情感出口。
 
綜合來說,上述的生活樣貌,不再是科幻電影,而是正在成真的「智慧銀髮生活」。AI不僅幫長者打掃、提醒吃藥、陪聊天、安排活動,還能接送出門、照看安全、提供關懷。當科技以人為本,銀髮族就能活得更自在、更有選擇、更有尊嚴。此外在銀髮生活中展現出來的樣貌,卻是簡單、溫暖又實用的;它們不再只是「高科技的玩具」,而是真正能貼近長輩需求的「生活夥伴」。只要願意打開門、學習一點點,AI就能成為長者安老生活最值得信賴的幫手。
 


未來展望:人機共融的長照新願景


AI不是要取代人類,而是輔助人類,特別是在未來少子化日益嚴重,人力短缺的照護體系中,AI可提供可靠、即時、個人化的支援。未來的長照機構、居家照護服務、社區支持系統,將有越來越多融入AI的技術,從預防保健到緊急應變都能更即時、更精準;然而,AI的應用也需考量倫理與隱私,尤其是對於資訊敏感的長者和弱勢朋友來說,建立信任、尊重個資權益、避免科技冷漠,都是未來推動AI長照應用的重要課題。在這個AI無所不在的時代,銀髮族與弱勢者不應被排除於科技之外;相反地,它應該是幫助他們活得更自在、更有尊嚴的關鍵力量,只要我們願意將科技導向人本、友善與關懷,人工智慧就能成為長者生活中最溫柔的革命,陪伴他們走過每一段黃金歲月。


留言


©2023 學老誌|陪你一起學老的雜誌 版權所有。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