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發霉水果不能削掉繼續吃

  • 作家相片: Usr Ntpu
    Usr Ntpu
  • 7月8日
  • 讀畢需時 5 分鐘

文/張家銘 台北榮總婦女醫學部遺傳優生科主任

ree

「阿嬤以前都是這樣吃的!」這句話道出長輩節儉的美德。不過,近日一則「發霉木瓜」的新聞在社群平台上掀起熱議,引發大家對食安問題的關注。看似傳承自長輩的生活智慧,真的那麼安全嗎?事實上,「黴菌毒素」才是隱藏在其中的巨大健康風險,值得我們更加警惕。

爛掉的地方其實毒素早就滲進去了!


我們大多數人都曾有過類似的經驗。拿起一顆蘋果,發現一邊有點爛,削掉就接著吃;木瓜買回來放了幾天,表皮發霉了,切掉繼續吃。但這些「聰明省錢法」其實可能把自己推向健康風險的懸崖。

事實上,黴菌不只是表面長毛那麼簡單。以最常見的青黴菌(Penicillium)為例,它們肉眼可見的霉斑只是「冰山一角」。菌絲早就伸入果肉深處,即使你削掉爛掉的部分,黴菌產生的「毒素」早已擴散到整顆水果裡,吃下去等於把看不見的毒素吞進肚子。

「棒麴毒素」傷腸胃,還可能致癌


說到黴菌毒素,就不得不提到棒麴毒素 (或展青黴素,patulin)。這是一種廣泛存在於爛掉水果中的毒素,特別愛出現在我們日常最常吃的蘋果、梨、葡萄,還有最近引發討論的木瓜。

棒麴毒素毒素不只是讓水果變質,它對人體的傷害更令人擔憂。根據研究,它耐高溫,煮果醬、打成果汁也不一定能把毒素去掉。棒麴毒素會損害腸胃道,造成噁心、嘔吐、腹痛等不適;長期攝取,甚至可能對神經系統、腎臟產生毒害,還有潛在的致癌風險。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將棒麴毒素歸於第三類致癌物,我們以為「削掉壞掉的部分」就能安心,其實這些看不見的毒素已經潛伏在我們以為安全的果肉裡。

發霉水果藏著黴菌與細菌的聯合軍團


「水果發霉」的背後,其實是一整個黴菌和細菌的「聯合軍團」在作怪。青黴菌、麴黴菌、毛黴菌、交鏈孢黴菌,這些聽起來陌生的名字,幾乎天天潛伏在我們家裡的水果盤裡。

青黴菌是最常見的「元兇」,除了棒麴毒素,它還會產生赭麴黴毒素等對腎臟有害的物質。麴黴菌更臭名昭著,它會釋放黃麴毒素,是公認的強烈致癌物質,長期攝取與肝癌高度相關。而毛黴菌,則會引發免疫力低下者的肺部感染,嚴重甚至致命。

這些毒素,不是削掉爛掉的地方就能避免的,因為黴菌的「毒」早已滲透進果肉,就算你看不到,毒素也不會手下留情。

避開「黴菌水果陷阱」,這幾件事最重要


既然黴菌這麼毒,水果又是我們天天吃的,到底該怎麼辦?首先,最關鍵的一點:水果發霉,整顆丟掉!不要削掉爛的部分繼續吃。這是專家反覆強調的原則。其次,選水果要挑完整無損傷的。水果表面有傷口,黴菌最容易趁虛而入。購買時多留意,不要貪便宜買一堆,結果吃不完放到發霉。

回家保存時,水果要乾爽、通風。尤其像木瓜、葡萄這類水分多的水果,更容易發霉,最好別悶著放。還有一點很多人不知道:冰箱不是萬能防腐神器。冰箱雖然能延緩腐壞,但如果水果已經有霉菌,低溫只是讓它慢一點擴散,毒素還是會存在。所以,如果拿出來發現有霉,千萬別僥倖!

一口發霉水果就是「慢性中毒」的開始


我們總以為削掉爛的就好,但事實證明,這可能只是安慰自己。黴菌毒素看不見,卻一步步侵蝕我們的健康。每一顆水果,都可能是身體的入口。一念之間的「節省」,如果換來腸胃不適、腎臟受損,甚至癌症風險,真的不值得。


相關知識問題Q & A


Q:請問若是一盒水果如藍莓或草莓,裡面有一顆發霉,同盒裡其他沒有發霉的水果還能食用嗎?

A:當你發現一盒水果裡「有一顆發霉」,其他沒長霉的能不能吃呢?理論上:黴菌會擴散,其他水果可能已經受到污染;黴菌的孢子肉眼看不到,但可能已經擴散到整盒水果表面了。特別是軟質水果(藍莓、草莓、覆盆子等),因為水分多,黴菌容易滲透進果肉。即使你只看到一顆發霉,其他看起來好的水果,表面可能已經沾染黴菌。

安全做法是取出發霉果實後,其餘的水果用流動水沖洗,也可以用淡鹽水或蘇打水泡2-3分鐘,再沖乾淨。避免久放,藍莓、草莓這類水果,買回家最好2~3天內吃完。保存時保持乾燥通風,不要密封太久,也可以鋪張廚房紙巾吸水。什麼情況一定要丟整盒?當黴菌顏色黑色、綠色、橙色,且範圍大,味道怪異或有酸敗味時;或是發霉處周圍有果汁滲出,整盒果實濕黏軟爛時。

Q:請問橘子呢?外皮一點發霉,裡面還能吃嗎?請問蔬菜如果也這樣呢?
A:也是類似,不建議吃。

Q:那像洋蔥、薑之類的,也應該是用這樣的標準對吧?
A:是的,也是類似的情況。

Q:如果是年糕發糕,是不是也該丟?
A:是的。

Q:跟長輩講發霉水果不要吃,也沒什麼用,還覺得我們很浪費!
A:所以這篇是我特別寫給長輩看的。

Q:請問長期吃下這類食物,對腎臟是否有影響呢?
A:的確會造成影響腎臟。

Q:如果是摔到發黑了幾天才吃,也有毒嗎?
A:其實,這跟發霉腐爛的概念不同,水分多的水果,摔傷後更快壞掉,如:草莓、葡萄、番茄。摔傷變軟後,細菌腐爛超快,1~2天內就可能壞掉,最好趕快吃。

Q:蒜頭有點點也算發霉嗎?
A:若是黑色、灰黑色小點,黴菌感染可能性高。
若看到蒜瓣或蒜皮上有黑點或黑斑,尤其是摸起來有點濕、爛爛的,很可能是黴菌污染。這種通常是「黑黴病」(Aspergillus)造成。內部已經軟爛或有異味,就建議整顆丟棄。

Q:一包蒜頭,裡面有1、2顆發霉(發霉在皮裡面),其它的蒜頭需要丟掉嗎?
A:一般不用整袋丟,但其他蒜頭要仔細檢查和適當保存。蒜頭外皮本來就是乾燥保護殼,如果只是個別幾顆內部發霉,其他表面乾燥、沒有異味或霉斑的蒜頭,通常沒有受到孢子嚴重污染。蒜頭不像草莓那種多水分的水果,黴菌孢子比較不會快速擴散到整袋。

Q:請問醃酸菜沒泡到水的部分也有白白的,它也是霉嗎,有人說是菌?
A:白色薄膜、粉狀、漂浮層,是「表面酵膜菌」或「酵母菌膜」,這是比較常見的良性菌,不是嚴重的霉菌。若是白毛狀、棉絮狀,會是黴菌,屬於壞菌。若看到明顯白色、灰色、綠色或藍色的毛狀物,像長毛、棉絮的感覺,那就是黴菌;這種是壞菌。

ree
Q:起司跟火腿上的黴菌呢?
A:這一種比較沒關係,很多起司,尤其是藍紋起司(如羅克福起司)、布里起司、卡門貝爾起司,表面或內部本來就會故意培養特定種類的黴菌,例如青黴菌屬(Penicillium):Penicillium roqueforti、Penicillium camemberti,這些是安全的,可以吃,還會帶來特殊風味。

火腿上的黴菌,火腿(特別是乾燥類,如義大利生火腿、伊比利火腿),在熟成過程中也可能會出現白色黴菌,這通常是無害的,反而是製作過程的一部分,比如青黴菌屬(Penicillium nalgiovense):這種黴菌常用於乾燥肉類表面,有助於防止壞菌生長,還能增加風味。

備註:本文由張家銘醫師授權轉載自其2025/2/17之Facebook貼文


留言


©2023 學老誌|陪你一起學老的雜誌 版權所有。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