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樂齡生活與知識寶庫:公共圖書館指南

  • 作家相片: Usr Ntpu
    Usr Ntpu
  • 10月20日
  • 讀畢需時 7 分鐘

已更新:22false54 GMT+0000 (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)


文/林珊如 台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系教授

高市圖-資訊檢索區
高市圖-資訊檢索區
隨著人口高齡化,臺灣社會已逐步邁入超高齡社會階段。面對退休後的長壽人生,如何活得健康、有尊嚴、有意義,成為許多中高齡長者關心的課題。在這樣的背景下,「公共圖書館」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。它不只是借書、看報的場所,更是一個促進終身學習、社會參與、數位適應與心靈陪伴的社區支持平台。

本文簡介臺灣公共圖書館的多元資源與服務,並提供中高齡朋友實用的使用建議,幫助你善用圖書館,開啟知識、健康與社交的新旅程。
 

圖書館不只是「借書的地方」


許多長者對圖書館的印象,可能停留在「只提供紙本書籍、安靜閱讀」的傳統印象,但現在的圖書館早已轉型為結合學習、科技、人文與社交功能的公共空間。以下是中老年族群特別受益的幾項資源與服務:

1、豐富的館藏資源


● 紙本圖書:包括健康保健、樂齡生活、食療養生、旅遊指南、懷舊文學等,內容貼近長者興趣與需求。
● 雜誌與報紙:館內提供最新的報刊雜誌,可舒適閱讀時事、生活資訊。

● 有聲書與大字書:視力較弱的朋友可選擇聆聽有聲書或借閱大字體書籍,輕鬆閱讀無壓力。

● 懷舊影音資料:部分圖書館提供「老電影」或設有「黑膠唱片欣賞區」等,讓長者重溫年輕時的記憶。

高市圖-視聽資料區
高市圖-視聽資料區


2、數位資源應有盡有


臺灣多數公共圖書館提供下列免費數位資源,只要辦理借閱證即可使用:

● 電子書平台(如 HyRead、udn 讀書館):不論在家或外出,用手機、平板就能輕鬆閱讀。

● 有聲書與 Podcast:在圖書館中,透過耳朵也能享受知識饗宴。

● 數位報紙與期刊資料庫:如《天下》《康健》《商業週刊》等都可線上閱讀。

● 語言學習資源:有各種英文、日語等外語資源,適合練習英日語會話等,更讓許多退休後想到國外旅行的讀者免費精進外語能力。

● 數位典藏與懷舊記憶庫:部分縣市圖書館設有「老照片集錦」「在地記憶」計畫等,長者可瀏覽、回味過往求學及生活場景,甚至在編寫回憶錄時也可善加利用。

除了不受時空限制可以取用各種新知、學習語言,對於不便外出的讀者,登入 HyRead、udn 讀書館等平台即可看電子書,聽有聲書,更是豐富生活的來源。


3、舒適的閱讀與社交空間

台北市圖稻香分館
台北市圖稻香分館

● 樂齡閱讀區:許多圖書館特別規劃「樂齡專區」,設有舒適沙發、大字書籍、擴視設備如放大鏡及照明設備等,讓年長者擁有更佳的閱讀體驗。

● 多功能教室及展演空間:圖書館也經常在獨立的空間舉辦各種講座、文藝展覽、音樂戲劇表演等,是認識同好、結交新朋友與學習的好機會。

● 親子共讀區:這個空間讓長輩可與孫子女共讀繪本,或一起聽講故事,擁有一段美好的共讀時光,更能促進跨世代情感的連結。

年長者可以參與的圖書館活動與課程


許多圖書館定期推出各式各樣的課程與活動,特別為銀髮族設計,幫助學習新知、發展興趣,延伸社交圈:


1、樂齡學習課程


● 健康講座:是最受年長者歡迎的主題,舉凡常見疾病如高血壓與糖尿病預防、營養飲食、運動養生、中醫筋絡等,圖書館經常邀請專業講師來分享。

● 藝文手作:眼睛讀累了,可以參加插花、書法、陶藝、編織等課程,有帶領人幫助你培養興趣,並促進手眼協調的機能。

● 數位學習班:教你如何用智慧型手機、平板操作 LINE、看 YouTube、接種健康存摺等,讓你跟上時代。

● 心理成長課程:是現代人的需求,如正念減壓、情緒調節、人生回顧寫作等,許多年長者因此提升了內在的幸福感。
 
公共圖書館以多元豐富的師資及舒適寬敞的空間,讓退休民眾在無壓力下輕鬆汲取新知,提供樂齡幸福生活的來源,且是完全免費。

特別值得一提,2024底剛成立的國資圖銀力學苑講座(點擊),以科技力、健康力、美感力三大領域邀請知名講者分享相關主題講座,回響熱烈,成為圖書館在身心靈健康促進上的新亮點
而 2022 年底獲得衛福部高齡友善城市「共老獎」肯定的高雄市圖草衙分館,與醫療單位合作成立「樂齡長照主題圖書館」(點擊),專為 55 歲以上設計活動與館藏,推出一系列體適能、手工藝、養生保健的社團課程,提供居民多元且貼近生活的進修選擇;近年更強化生活化的應用,推出北歐式健走、現代舞、音樂分享、保險理財、金工、木作、手機教學、英語等多元課程,大獲好評。

 

2、樂齡志工參與


許多長者退休後仍想貢獻所長、服務他人。公共圖書館經常招募各種志工:
 
● 閱讀推廣志工:常到學校、醫院、社區說故事或帶領共讀活動。

● 書籍整理志工:協助書刊上架、分類、導覽解說。

● 語言文化志工:以說、唱、演、等多元方式,分享外語、台語、客語、原民語等,傳承在地文化。

例如高雄市圖推出閱讀推廣志工、書籍整理志工、手機教學志工等機 會,鼓勵退休長者繼續社會參與。國資圖開發志工講師,擔任桌遊教學、律動帶領等活動。退休後參與志工服務不但能充實生活,還有機會認識更多朋友,建立社會支持網絡。
 


台南市圖網站有數位資源連結,也有樂齡專用的網頁
台南市圖網站有數位資源連結,也有樂齡專用的網頁

善用圖書館的「記憶促進」與「認知保健」資源


對於高齡長者而言,保持認知活力與延緩失智是重要目標。而公共圖書館是進行「非藥物處方籤」的理想場所:
 

1、失智友善服務


近年來,臺灣許多縣市圖書館已投入「失智友善圖書館」的行列,例如:
 
●  提供認知性刺激:推出預防失智及失智照護的主題書展與講座,促進健康老化與延緩惡化。

● 提供社會性刺激:舉辦走讀活動,帶領長者走入在地老街,並在知識互動與經驗交流中,創造社會參與的機會降低孤獨感。

● 提供記憶性刺激:圖書館設置懷舊文物展區(如埔里鎮立圖書館),懷舊書箱則提供懷舊物品與照片,搭配口述歷史與共讀活動,提升參與者的生活樂趣。

2、記憶力訓練活動


透過圖書館提供的各種閱讀處方籤或社會互動機會,可以幫助年長者訓練記憶力,包括:

● 專題讀書會:你可以自組或參與圖書館的各類讀書會,常有帶領老師,刺激學員思考與表達,保持語言能力,在老化過程中相當重要。

● 寫作工作坊:許多圖書館有書寫創作、懷舊相簿製作課等自我表達活 動,透過自傳寫作、圖文創作,延伸自我探索,有機會統整生命經驗。

● 桌遊與益智遊戲:越來越多圖書館設置樂齡桌遊區提供拼圖、數字遊戲、圍棋等,可活化頭腦與強化社交。
 
 

圖書館作為「銀髮族數位橋樑」


雖然現今資訊科技發展迅速,但不少長者對數位工具感到陌生或畏懼。圖書館能協助你跨越這道門檻:


1、提供「一對一」數位教學服務


許多圖書館常提供各種數位學習課程,強化老年資訊素養,例如長者可預約:
 
● 如何用手機拍照與傳 LINE 照片?

● 如何搜尋健康資訊?

● 如何線上掛號、買票、查找政府福利政策?

● 如何看電子書、聽 Podcast?
 
部分圖書館已開辦智能手機與 AI 課程(如國資圖、高雄市圖等),有基礎至進階班,適合不熟手機的長者。在地圖書館亦常設數位志工陪伴,針對許多長者使用上的問題,提供貼心的一對一諮詢與解答。


2、借用設備與提供Wi-Fi 支援


當家中無平板或網路時,圖書館可提供相關設備與支援:
 
● 有免費平板借用與 Wi-Fi。

● 可免費上網查詢資料、提供視訊設備。

● 對於交通不便的地方,許多縣市圖書館(如高雄市立圖書館等)提供備有電腦相關設備的行動圖書館、或巡迴車到偏鄉及社區提供服務。
 
走進圖書館的第一步:申辦借閱證與熟悉服務

你只需要攜帶身分證,就能在就近的圖書館櫃臺申辦借閱證。有些縣市還開放
「線上申辦」,更為方便。借閱證可享有以下權益:
 
● 借書/CD/DVD 等實體館藏。

● 線上電子資源使用權。

● 報名參加講座與課程。

● 借用多功能空間、器材或預約座位。
 
此外,部分圖書館網站設有「樂齡版」網頁(如台南市立圖書館網站),也提供 APP 下載,可以查詢與預約借書等服務(如台北市圖、新北市圖等)。若不熟悉電腦操作,到館也可請館員或志工協助。
 
 
高市圖多功能室 民眾交流平台
高市圖多功能室 民眾交流平台

圖書館,是你「人生下半場」的幸福基地


公共圖書館是最平易近人的公共資源之一,不分年齡、背景、經濟能力,向每位市民開放。臺灣公共圖書館遍布各地,以實體館藏、數位平台、高齡友善設計與課程等資源,陪伴中高齡長者展開健康、快樂、有成就感的生活;不僅能以閱讀增長心智,擔任志工服務更能讓你的人生豐富多彩。親子共讀區則提供與孫子輩共融活動平台,讓銀髮族與家庭關係更緊密。在這裡,你不僅能獲得資訊與知識,更能找到陪伴、成長與成就感。

因此,走進圖書館,不只是翻開一本書,更是展開一段新的人生篇章。無論你是愛閱讀的書迷、熱愛分享的志工、對數位有好奇心的新手,或是想尋找生活新目標的銀髮族,圖書館都為你準備好了。建議你從鄰近圖書館開始走進,參觀樂齡專區、詢問志工與館員的支持,一步步探索新知識、新朋友、新生活。
今天就踏進鄰近的公共圖書館,開啟一段屬於你的幸福樂齡之旅吧!

 

留言


©2023 學老誌|陪你一起學老的雜誌 版權所有。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