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麼?失智還能這樣玩!
- Usr Ntpu
- 4月22日
- 讀畢需時 5 分鐘
文/劉妤萱、李議娟、陳品丞、李品潔 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工作系三年級

在社區組織與發展這門課程中,我們很幸運有機會進到新北市永吉里社區,和社區發展協會共同合作,帶領長輩一同認識有關失智症、樂齡社會的學習,以及永續發展的概念;我們將三個主題融合在一起,透過趣味演講的方式吸引社區中的長輩關注,並且設計肢體遊戲激發他們參與的興趣,最後再加上與《學老誌》合作,幫助社區長輩隨時隨地閱讀有關於高齡的相關議題,不但凸顯活動的多元性,還能讓長輩更有信心和動力參與其中。
推廣學老、宣導失智

真正帶領活動之前,小組實際來到永吉社區,調查社區的人口組成與了解社區發展協會的場地及人員,,並與社區照服員建立合作關係,扮演學生與社區的橋梁。
在活動開始前,小組成員提前抵達永吉里社區發展協會與理事長一同場佈,並將餅乾與各期《學老誌》分裝至USR辦公室提供的環保手提袋中,當作是每位社區長輩參加活動的小禮物。
活動開始先簡單的自我介紹,再由組員李品潔宣導有關失智症的知識,讓長者能夠對失智症有基礎且正確的認識,也了解如何預防,同時也推廣臺北大學USR計劃出版的《學老誌》,邀請長輩們加入《學老誌》的官方LINE,在閒暇之餘能閱讀相關短篇文章,實現健康老化,而長輩也非常積極成為《學老誌》的好友,QA時間,長者非常踴躍提出自己的見解,更熱情與大家分享自己周遭的例子。
在台語歌謠〈捉泥鰍〉中暖身

失智症的相關宣導結束,組員陳品丞組員開始帶領肢體遊戲,首先登場的是暖身活動,近三十位長輩在後方預留的空地團康,播放經典台語歌謠〈捉泥鰍〉,大家圍圈並順時針走,當歌詞出現「泥鰍」時,便改以逆時針方向走。
暖身活動旨在訓練長輩專注與反應力,一開始長輩有些混亂,其中一位長輩提議讓小組成員在中間示範,也因為這項提議,暖身過程變得順利又有趣;後來我們提高了難度,在既有遊戲玩法上我們加上了另一項規則,當歌詞出現「哥哥」時,要高舉雙手,當新增這項規則時,長輩開始產生混淆或忘記的狀況,但是仍舊能夠學習其他人的反應,順利讓身體在寒冷的冬天變得暖和,大家也因此更期待接下來的主活動。
「軟球傳遞」考驗記憶
第一個主要活動是「軟球傳遞記憶王」,現場繼續播放歌曲〈捉泥鰍〉,同時以三顆軟球順時針傳遞,當音樂暫停時,手上拿著軟球的長輩必須說出當天早餐吃了什麼,藉此進行簡單的記憶力訓練;第二輪同樣以捉泥鰍音樂搭配三顆軟球傳遞,不同的是這一輪拿到軟球的長輩要回答昨天穿了什麼顏色的衣服,長輩記憶力驚人,不只能清楚回答顏色,連款式也描述得鉅細靡遺;第三輪我們又增加了難度,同時以五顆軟球進行傳遞,題目是「昨天一共使用了哪幾樣交通工具」,幫助長輩回想昨天的生活,得以發現長輩的生活多采多姿,也非常樂意與我們分享,另外,大家在遊戲過程中也彼此鬥嘴、嘻笑,氣氛非常溫馨。
「保齡大賽」訓練協調

Comments